最近北约在欧洲那边动作特别多,搞得气氛越来越紧张。
2024年10月,他们搞了个叫“坚定正午”的演习。
这可不是普通演习,是核威慑级别的。
13个国家出动了60多架飞机,从北海一直飞到意大利北部,离俄罗斯边境最近的地方就几百公里。
英国的“台风”战机还几次逼近俄罗斯领空,结果被俄方的苏-35直接拦下来赶走了。
美国也没闲着,在波兰马尔堡基地把“爱国者”导弹系统正式启用,还派了一千名士兵过去驻守。
那个地方离加里宁格勒不到200公里,几乎是贴脸了。
最活跃的是四个国家:波兰、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、立陶宛。
他们跟北约其他大国频繁合练,边境上全是新装备和部队调动。
大家现在都管他们叫北约对付俄罗斯的“前线四兄弟”。
波兰这几年拼命买武器。
从美国买了M1A2坦克、“海马斯”火箭炮,又找韩国订了FA-50战机和K2坦克,全往俄波边境运。
他们的国防开支占GDP 3.5%,冷战后头一回这么高。
更狠的是,波兰拉着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打算修一条500公里长的“电子墙”,专门盯着俄军动静。
花12亿欧元,预计2025年底建成。
波罗的海三国也不含糊。
爱沙尼亚的塔帕基地现在驻着英法丹三国部队,有“挑战者2”坦克、“勒克莱尔”坦克,还有“响尾蛇”防空系统。
立陶宛甚至把老百姓也编进防御体系,定期拉去训练打仗。
俄罗斯外交部当场炸锅,说这是火上浇油。
这些国家为啥这么拼?
历史旧账是一方面。
波兰以前被苏联压着过日子,心里一直不踏实。
波罗的海三国原本就是苏联的一部分,91年才独立,对俄罗斯天然防备。
现实利益也很清楚。
跟着北约混,能拿军援,能拿钱。
美国借给波兰100亿美元买美式装备,欧盟用结构基金帮波罗的海国家修路建网提军力。
但这么搞下去,俄罗斯也不是好惹的。
普京在瓦尔代会议上直接放话,说北约已经踩过红线了,俄罗斯要动手自保。
然后俄国防部宣布,在西部新建两个集团军。
配的是“萨尔马特”洲际导弹、“匕首”高超音速武器,还有S-500防空系统。
加里宁格勒那边还部署了“伊斯坎德尔-M”战术导弹,射程500公里,正好盖住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。
这一来一回,火药味就浓了。
这事看着离我们远,其实跟中国的进出口关系不小。
中俄之间能源合作越来越多。
去年双边贸易额两千亿出头,中国进口的原油、天然气、煤炭有不少来自俄罗斯。
要是局势再升级,运输线可能出问题。
比如东西伯利亚那条输油管道,或者北极航线,万一被制裁卡住,油送不过来,价格就得涨。
另一边,欧盟也是咱们的大客户。
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北约国家,跟中国的贸易额都是千亿级的。
虽然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本身跟咱们买卖不大,但他们是中国货进欧洲的重要中转站。
中欧班列很多线路都要经过波兰和立陶宛。
要是边境封了、查得严,火车走不了,货就堆着。
一耽搁,订单就黄,工厂就要减产。
再加上欧洲人一看打仗风险大,消费信心下降,买的东西也会变少。
家电、衣服、家具这些出口大户最容易受影响。
不过中国也不是没招。
能源这块儿,咱们早就开始分散来源了。
除了俄罗斯的管道油和北极船运,还有从中亚过来的天然气管道。
远东天然气项目也在推,不怕一条路断了。
而且现在从哈萨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沙特这些地方买的油越来越多,手里有牌就不怕。
中欧班列也在改道。
以前主要走波兰,现在多了好多新路线。
比如从重庆出发,穿过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乌克兰,进匈牙利再到塞尔维亚。
全程一万公里,比老路短一千五,时间还省三四天。
港口也在布局。
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、德国汉堡港,咱们都有合作。
海陆联运越做越大,物流抗风险能力就强了。
外交上,中国一直劝大家坐下来谈。
说北约应该听听俄罗斯的安全担忧,别一个劲往东扩。
同时也在跟德国法国这些国家保持沟通,汽车、化工、新能源领域合作照常推进。
去年中德贸易额涨了八点六个点,说明生意归生意,能做的还是做得成。
长远这种地缘冲突反而提醒我们一件事: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得多找几个合作伙伴,像东盟、非洲、拉美这些地方,市场潜力大。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更要加深往来。
国内也要升级产业,造更高科技含量的东西,让外国离不开咱们的产品。
说实话,现在这局面确实麻烦,但还没到没法收拾的地步。
只要稳住阵脚,灵活应对,该铺的路早点铺,该备的方案赶紧上,就能扛得住风浪。
我总觉得,越是乱的时候,越要看清自己的位置。
不站队,不瞎掺和,把自己的事做好,才是真本事。
别人打架,咱不凑热闹。
但自家的粮仓,一定要装满。
蚂蚁配资-股票配资技巧-什么是配资-比较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